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渡世金文/人生百態-十八森羅君19-27

十八森羅君-19


誦經之音擾嚷繞 銅鐘木魚鬧心煩 又是人界眾迷法


又再響起眾迷聲 此時人界最流傳 遇何不順便歸咎


冤親債主來索討 遇何難題便歸咎 吃齋誦經不專一


所以未得佛祖蔭 人界眾多迷傳俗 不知何時方真解


今吾在此釋正論 食齋之意是為了 禁止屠殺眾生靈


還其自然之原貌 讓其自然共生存 但為物資更充沛


世人則由擒捕法 改採畜養而繁殖 使得人界之物資


更有充沛之蘊量 但因多數人不知 凡有意識而且能


藉此意識導己性 皆有靈體之結構 當被屠殺此當下


靈體則易因驚惶 害怕而轉成一股 不論用何人為法


也難消除之怨煞 當人將其肉食下 煞則殘留人之體


此煞則易來干擾 使人心性則易起 殘暴之思來暗藏


一為阻煞來擾性 二為阻殺來生業 方讓有心修道者


依循食齋來修為 因此吃齋便如此 並非世人所傳言


食齋有何之功德 食齋能助己何善 再者也有來流傳


誦經迴向諸冤親 便能阻止冤親主 進行所謂之索討


但眾也需明一事 誦經只為明經義 再藉經中之道義


修心改缺點眾癡 行至最終得解脫 絕非世人所迷傳


誦經有何之功德 何況既然是冤親 怎能簡單誦何經


便能阻止冤親業 若無透過修道義 修改己身眾之缺


怎能得冤來釋怨 怎能得天來相助 因此當眾行道為


皆要釋明其教義 如此方能得正觀 如此方能不誤身


 


十八森羅君-20


香煙裊裊繞人間 鑼鼓之音響雲霄 今又何神之誕辰


今又何宮酬神恩 殺豬宰羊害靈生 何神下了此令旨


竟敢藉己之慶典 殘害靈生嘆哀天 如此之神為何尊


如此之佛以何敬 世人需明此類事 人界早期物資缺


眾生藉由某神誕 眾生藉由某慶典 慰勞己身勞苦力


藉此凝聚眾情誼 所以方有此劣俗 某神慶誕屠殺靈


某宮慶典宴請客 但在當今尚留下 此類劣風與惡習


使得眾生不知云 神佛不是慈悲嗎 為何一旦到慶典


便要如此屠生靈 因此眾生需要明 早期物資雖缺乏


藉由宗教之慶典 說言酬謝眾神恩 凝聚眾人之情誼


而來屠殺眾靈生 飽食以慰己思慾 如此之為絕不可


因汝所思此一動 已為己報添一過 已為己慾增一業


如此繁雜陰司律 絕非世人知如簡 絕難用人之認知


釋解陰律業相報 因此當眾欲何思 編改何種之神典


若是不能視正觀 恐為己身來種下 毀道之刑嚴懲身


因此當眾欲何為 當要此例為警身 方能以警助己身


 


十八森羅君-21


若依人界之慣例 若逢月初十五日 或逢初二十六日


皆要所謂敬拜神 或者敬拜陰兵將 或者地方老大公


如此多拜眾不覺 是何源由或由因 因此對此劣歪俗


也需再做釋解清 因人早期對於法 該有認識但不知


該有聽聞不知由 該有施為不知因 所以眾生對於法


只是以上概略知 又因人界迷俗多 使得眾生也只有


聽從他人盲目施 使得大多之迷俗 寧可信有不敢無


寧可施為不敢無 此便是眾之盲從 玄境雖然多虛幻


眾生須明此一事 既然玄境屬虛無 那又何必敬拜物


那又何要人敬供 因此大多出己身 因人慣用世俗禮


便用此法來敬拜 因此衍生眾多拜 使得人界無所拜


只要成形便來拜 譬如人稱石頭公 譬如人敬大樹公


譬如人畏地靈公 譬如人怯百姓公 無所不拜不敢無


無所不敬不敢無 因此衍生眾迷俗 聖天在此做釋解


因人大多是聽從 民風野史或傳俗 所以對於敬拜事


大多只是半知懂 因此對於無形境 全然不知來探討


因此方成此亂拜 大千所有之境界 無極天界人神鬼


共分五界而眾生 今所居住之人界 大千唯一有形境


其餘四境皆係屬 無形之境無實質 但因人體其構造


最驚最怕陰寒氣 當人被氣所干擾 人則最易來產生


眾多幻思與幻覺 使人之心生恐驚 加上眾多不真教


刻意宣染圖己利 使得人界眾事物 變成今日眾之拜


但今將事坦告明 眾又真能來信從 不再追隨盲目教


不再信奉迷之教 因此讓眾自知明 何拜應拜何不拜


 


十八森羅君-22


人生在世知多少 多少便能真為汝 帶來多少福與禍


知了多少真是福 知了多少偽是禍 因此勸眾知真道


速棄偽道明真偽 如此對己方生助 因此也需來釋解


陰司律對毀道者 是如何來嚴酷刑 一般毀道者對己


所為之事定不覺 有何毀道行為舉 因己皆是聽人言


因己皆是聽偽道 方生今日毀道行 但在陰司律法上


對此一概不認同 因己若無貪何物 怎容偽思鑽入心


所以陰律則一概 不論夥從或主謀 所刑之刑概相同


因此當眾欲信何 宗教之內所謂師 皆要真知道多少


如此方能來助己 避開一場嚴酷刑 如此對己造之善


方能無枉生成災 方能真得天引渡 因此當眾信何道


只要己能真道行 宗教之欺大師騙 對己斷然不生效


對己不欺反生助 因己已知眾之騙 定也能做渡眾癡


如此之為若能真 對己命終之時候 定得皇天之真渡


因此眾生今若迷 或者已信未成迷 或者未信也無迷


皆要真知吾之言 如此對己之未來 方能真得天引渡


 


十八森羅君-23


人生多愁毀人生 命運多怨運命慘 人生何必如此過


命運何必戲運命 多愁之汝雖逢困 只是一時拋不開


只待雲清見光明 便能一掃霉祛運 多怨之汝嘆運命


苦定是己自來尋 何不放下心中怨 先聽他人之諫言


再用真道釋解清 如此對己方生助 汝覺如此對己身


是否能得眾之助


 


十八森羅君-24


人生多少總遇困 人生多少總遇難 但在遇上眾困難


眾生用何法解助 是暴是怒還是避 或者嘆天怨尤人


人生無常伴是非 多少難順總相遇 只要人生道理知


並能知行又一徹 以上眾癡難應身 以上眾迷難隨旁


因此當人遇困難 先將己心來靜下 再查己為有何過


再用道理釋解開 如此人生則無癡 如此一生也無迷


如此方是己一生 所盼所望真人生


 


十八森羅君-25


現今人界之廟會 已成各宮競技場 各宮所訓之靈生


每到廟慶之時辰 總是不忘操一番 比較靈生之威猛


但在背後總讓眾 疑惑之思滿心藏 因眾總是來懷疑


為何神靈總是愛 殘害靈生之驅體 為何總要操眾器


使得靈生血流身 難道神威便如此 定要如此方讓眾


覺己威猛有幾分 但眾恐難來真知 皇天降下任一靈


擔任何種之神稱 皆要合其眾要素 方能讓神與靈乩


藉由神與靈操訓 以達神靈能合一 但在操訓之時候


只要能達協調適 久練成熟則可以 傳達神靈之令意


但在訓體過程中 仍需觀察靈乩生 對道之解對理明


方能領受皇玉旨 但今人界之宮壇 私設宮壇不計數


怎又能知此要環 因此方又來誕生 如此荒謬訓體法


說言神靈要操寶 方能鎮壓地方靈 說言靈乩要操駕


方能以顯神靈威 如此荒誕不正法 眾又豈能來相信


因天行道一觀靈 對道之理是否明 二看靈心是否真


三照靈身與神靈 搭配是否能應靈 以上要素若能全


方是賜令提辦玄 但今人界之操生 大多出至自吾意


又怎能曉此要義 因此望眾自澈清 神靈乩生之搭配


是要傳遞皇天道 怎是讓人來觀看 如此荒謬之鬧劇


 


十八森羅君-26


施捨之義眾心中 各有認知皆不同 今需對此施捨義


再做一番意釋義 在現今之人界內 最繁最盛恐也是


勸人募款來助善 但在助善之背後 卻被不肖之劣生


巧立名目來私為 使得眾生之善心 實難真正付於行


因此又在劣風下 又來衍生諸多狀 使得眾生雖有心


願施願捨己之財 又恐落入不法中 因此只能來相信


某些有名之團體 或者經由媒體傳 某些困苦或急難


施予財物之救助 因此眾生也需明 人之一切雖言說


皆與己身累世業 皆有密切之關連 但若己心難知道


今身恐也只能有 靠眾慈憫來救助 因此再讓眾生知


今生不管用何物 施予眾生之救助 但也只能來得取


稍有薄德助己業 因此眾生需知明 有形財物之救助


在陰司律也需觀 施捨之人當下心 生何之心而判斷


應得多少之善德 絕不因人施多寡 而來判定多少善


因此當眾欲進行 何種施捨來助眾 仍需知明此之事


如此方能不枉為 再者眾生也需明 目前人界眾知名


有名救助之團體 也非真對募之款 有施無誤之救助


大多有名之團體 仍藉救助之虛名 向眾募取己私利


或者巧立眾多善 讓眾盲目來跟從 雖能暫得稍許利


但在命終善惡審 不知已為己身業 多增眾業來刑身


因此讓眾來知明 有為之施對己身 雖可得取少許善


卻遠難與無為施 所得之善能相較 因此讓眾來知明


己為之施是何心 便能影響當下為 因此眾生若能在


己心之修更精進 如此對己施之善 更能有效助己身


 


十八森羅君-27


現今人界所安奉 俗稱公媽之牌位 若依人界迷俗論


人若一死便進此 使得眾多之謠傳 嘩然而生來延傳


今需對此做釋解 人之一生論因果 緣若一至因果生


任誰也無法改變 唯一能改能變是 修改身缺點眾癡


使人一生得天助 從此萬業難磨身 因此人若一旦亡


誰也無法再改變 在世一切之所為 因此當人一旦亡


片刻難留人界境 試問如此再做何 人界所謂之迷法


有何之用有何效 再者公媽之牌位 也是人界自創立


實不需要如此為 因人所供所拜者 乃不過是用人法


供奉歷代之祖先 但因人若一旦亡 絕難再留人界境


如此一來再做何 人界迷俗來供拜 實也多餘不用此


再者人界所供奉 神像神尊或牌位 眾神眾靈也非是


居住在此有形內 是因人界眾迷多 皇天無奈依人為


再編有名眾神稱 讓眾依俗來供拜 但因眾多之迷俗


導致今日眾迷亂 因此眾生必須明 人界一切有為施


絕難改變大千境 任何一法或一事 唯一能改能變者


只有靠己來改變 因此讓眾自辨明 用何之法來求助


不如改變自身為 得天之助得天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