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靈至尊(玉皇上帝)-1
綜觀世態 傷風敗德 敗壞倫理 爭權奪利 是非不分
殺父弒母 兄弟鬩牆 陰陽顛倒 無所不為 所圖乃是
己身利益 所貪乃是 己身權利 使得人倫 越漸不分
使得人間 越漸沉淪 使得世態 越漸癡迷 使得人道
越漸難清 使得世人 越漸難知 何謂真道 玉皇天尊
真靈降至 人間聖天 實為讓眾 更明真道 藉由知道
修身改缺 點眾之癡 醒眾之迷 使得人間 和樂安祥
人人皆知 以道釋理 使得人界 不再為謀 己身利益
為非作歹 不擇手段 方能為己 未來前程 鋪條光明
大道而行 但今眾生 可能難知 為何修道 便是如此
簡單易知 並非世傳 定要透過 何種宗教 或者形式
如此繁瑣 修真之要 在於己心 對道之解 能否應身
修道之諦 在於己性 對理之澈 能否應行 其餘者無
任何形式 或者任何 神職之稱 一切皆是 日常生活
起居飲食 每人皆是 為己之親 奔波勞累 為己謀生
四處奔走 為己身緣 應眾之時 所生之道 所應之理
使己心性 不因何事 生何之變 因此修道 便是如此
簡單易懂 但因世態 總有不真 迷俗癡行 使得眾生
對道之解 總是有誤 對理之澈 總是半知 因此皇天
二降天道 實為讓眾 更明修道 便是如此 簡單易知
因此眾生 今後只要 應眾之時 不加當下 己性而為
一切皆是 以道論理 以理釋眾 如此便是 修天之道
如此便是 修真之道 如此便能 助己未來 不再因己
應眾之時 擅加己性 使己之緣 更難合道 更難應親
如此對己 方生真助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2
悲哉哀哉 天教眾生 應棄心執 建立道觀 如此方能
無何之災 奇哉怪哉 天示真道 讓眾依循 天理規章
排除身業 安命立身 為何眾生 總是難聽 真道之言
從心而植 眾生若是 真難知明 天降真道 其義因何
人生路途 必定生困 如此對己 只有生害 絕難相助
因此人生 若知修真 改除身缺 再將此法 傳眾知曉
修身改缺 如此對己 必然生助 如此對眾 定是有助
如此人生 豈不快哉 豈不樂哉 因此人生 若要生助
必從己心 必從己性 眾多深缺 一掃而空 如此人生
方能無災 方能無憂 如此對己 眾善之緣 必然易近
眾惡之因 必定盡避 如此人生 方能真是 道化人生
如此人生 方能真是 理想人生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3
滄海桑田 需人耕作 如此方有 壯觀之詞 人生旅途
需人善應 如此方有 順行之路 人生在世 需人知道
如此方有 合眾之心 人生運命 需人明理 如此方有
明辨之能 人生命運 需人用智 如此方有 判斷之途
人生人生 眾多人生 仍需靠己 放下己執 拋棄舊觀
接納真道 如此方能 助己眾善 不受外物 輕擾己身
使身不堪 受挫喪智 使身不堪 因敗喪志 使身不堪
垂頭喪氣 因此人生 必須知道 必須明理 如此方能
造就己身 不受眾事 纏擾之時 喪失眾智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4
皇天真靈 勅降聖天 為助眾生 對天之道 更清更明
因此藉此 管道施教 正確之觀 因此當眾 心生何疑
也可藉此 詢問聖天 皇天一律 知無不答 但若有心
挑釁之靈 皇天一律 依己當下 心生之狀 依狀而應
因此當眾 對今世態 有何感觸 皆可依循 聖天之規
抒發己惑 探查其源 再者有關 每日一則 開文之神
皆是此次 二降天道 擔任職要 神靈分擔 轉由靈生
腦識所開 因此當眾 若有偶感 相同之處 也可藉由
管道詢問 皇天定能 解眾之疑 解眾之惑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5
皇天真道 助眾靈生 排除眾業 消除身業 讓眾依循
真道而行 行至最終 得天之渡 因此眾生 需明一事
修何之道 在天觀之 實無差異 所差乃是 所修之道
是否天傳 修改身缺 點眾心癡 醒眾身迷 行至最終
得天引渡 超脫輪迴 永離生死 得居永生 但觀眾道
實難照天 所傳之道 修改己缺 再點眾癡 再醒眾迷
因己之癡 本就深重 因己之迷 更加難醒 如何再渡
有緣眾生 皇天此次 降下真道 一為重說 真道是何
二為渡癡 釋解真理 三為醒迷 破除迷俗 如此則可
讓眾依循 天道而修 真道渡眾 但因世迷 實已沉深
對天所傳 皆難全信 因此皇天 再立此道 讓眾靈生
皆能有緣 一窺真道 因此眾生 有緣斯汝 若能靜思
何道之言 方能助身 排除身業 得天之助 何道之語
只在敷衍 對己身缺 絲毫未助 只能讓眾 以真解疑
以智釋迷 讓眾自助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6
天道無道 因人教道 世道執道 強言曰道 人道多道
因己言道 皇天無奈 降道而教 世道因迷 自設眾道
人道多執 難植真道 因此眾生 當明己道 是依何道
為身之道 倘若難明 定要真思 己應何道 何道便應
己身之業 應天之道 不受輪迴 永居無極 應世之道
必受業纏 永沉苦海 應人之道 必遭業磨 緣至定刑
何道方是 己身之道 只有己身 最知最明 讓眾自覺
讓眾自改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7
修天之道 不外乎是 循天之緣 歸回無極 修己之道
不外乎是 因己心執 難知天道 修何之道 在天觀之
只要能知 修道之髓 又能修改 己身之缺 並能知行
點眾之癡 醒眾之迷 如此則可 為己鋪條 光明之道
今觀眾心 實難知天 所傳之道 一昧沉迷 己心之道
使天之道 無法入心 無法隨身 因此眾生 若真修道
必定澈明 己修之道 己行之道 是否真道 如此方能
為己終後 助己之善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8
人生運命 崎嶇難行 皆由己身 對道之解 難以真明
使己之行 越向偏離 使己之言 越向偏差 使己之心
越向魔化 致使己身 誤入崎途 從此人生 因過不改
因錯不悔 因執不拋 行至最終 不歸之途 為己自造
人生何苦 因癡入迷 人生何嘆 因業入受 人生何悲
因苦入磨 如此人生 眾覺己身 可似類此 倘若不然
為何人生 長嘆苦煩 人生人生 己之人生 若是能對
皇天真道 一絲之解 從此人生 棄暗投明 從此人生
超脫輪迴 從此己身 由陰轉陽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9
人心不古 設壇造廟 皆由己迷 因癡入狂 為己身利
騙眾之善 使人之心 對天之道 越難真明 以為只要
出資助善 便能為己 消業避災 便能使己 自添福報
豈不真知 助善之時 若不真明 何是真善 命終之時
絕難替己 爭絲真善 因此眾心 需明一理 己身眾業
皆與累世 所行所作 關連甚大 若不透過 修心改缺
替己未來 命終之時 鋪條光明 真道之途 縱己散盡
萬貫家財 絕難助己 滿身之業 絲毫之差 縱然有報
也是只限 再世為人 稍添富貴 至於己業 也是難真
有何改變 至於騙人 謀己身利 或傳不實 天道之理
命終之時 定墜無間 永世不得 超脫幽冥 如此重懲
絕非人思 苦痛一般 因此當眾 有何之思 或是行善
或是行惡 或是修真 皆要能明 己動之機 是否應合
天之正道 倘若不能 輕率行徑 絕難替己 謀求一絲
真道於身 讓眾真思 今己之為 是否合道 是否虛偽
一切之作 關己未來 能否循天 之徑回鑾 若是不然
己身之作 定為己身 帶來眾刑 懲罰於身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10
天道人心 以何為重 眾覺自心 真能明乎 天道之修
首重明性 明性之要 首重無癡 無癡之髓 首重無執
無執之修 首重無吾 無吾之真 首重無私 今眾若明
以上之修 真髓入心 無癡無吾 命終之時 則隨己修
靈化於境 若是不然 隨己之心 因癡入迷 因執入偏
因傲入狂 因愚入貪 以上眾缺 定使己修 不得真道
因此眾心 定明一事 超脫之言 絕非神話 但要做到
實也不難 以上眾修 如有一真 便能造就 不死之身
以上眾缺 未能徹改 便能使身 因業而受 何者之要
己心定明 何者應棄 己心更明 望眾真要 替己未來
鋪條光明 眾善之途 望眾勿要 替今之身 替終之境
步入黑暗 不歸之途 望眾真要 澈悟於行 助己未來
長住於天 非是損己 替己終時 長居幽冥 永世未得
超拔之苦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11
真道之修 首重無為 無為之法 若應眾心 眾心必然
祛塵入真 因此眾心 若是能明 無為之法 應己周緣
更應無心 如此一來 人生道路 必然通順 無何之阻
縱有稍挫 必也泰然 無何之憂 因此眾心 若能知明
無為之為 更應從心 徹改眾缺 助己未來 應周之緣
如此人生 方能無憂 安逸無愁
玄靈至尊(玉皇上帝)-12
人生緣際 因果如何 概由累世 所積之緣 而生姻緣
因此當眾 在於人生 遇何逆境 皆因累世 怨親所成
但因怨親 在於今生 若以人智 實難洞悉 知因如何
因此今眾 若遇何難 便應靜心 思己之過 再以真理
速解己難 但觀眾心 卻難真知 人生若遇 眾怨之親
姻緣所至 導致心身 遇何挫敗 皆難捫心 自問己為
是否恰當 一昧只怪 他人是非 全不由心 自懺己過
導致最終 因愛成恨 因業成累 延至最終 人間慘局
層出不窮 如此之果 是眾所願 倘若非是 眾心更應
力思己為 是否真能 應合眾心 倘若不能 真行如此
屆時遇困 全由己身 一力承擔 不該再造 更多是非
使己之業 因此再造 更多新業 使己人生 如履薄冰
如此艱難 望眾真能 澈思天言 如此對己 方能真助
真心假心 虛心惘心 眾用何心 何心必應 己身之上
如何之心 待眾明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